塑料包裝材料機械性能拉伸測試的詳細說明,涵蓋測試標準、步驟、設備要求及關鍵注意事項,幫助您系統掌握該測試方法:
一、測試目的
評估塑料包裝材料的力學性能,包括:
拉伸強度(最大承受應力)
彈性模量(材料剛性)
斷裂伸長率(延展性)
屈服強度(開始塑性變形的應力)
二、適用標準
中國國家標準(GB)
GB/T 1040.1-2025《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1部分:總則》
GB/T 1040.2-2006《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2部分:模塑和擠塑塑料的測試條件》
GB/T 1040.3-2006《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3部分:薄膜和薄片的測試條件》
國際標準(ISO)
ISO 527-1:2019《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1部分:總則》
ISO 527-2:2011《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2部分:模塑和擠塑塑料的測試條件》
美國標準(ASTM)
ASTM D638-23《塑料拉伸性能標準測試方法》
藥典標準
《中國藥典》2025年版4005《塑料拉伸性能測定法》(適用于醫藥包裝材料)
三、測試設備與要求
拉伸試驗機
精度要求:測力精度±0.5%FS,位移精度±0.1%。
速度范圍:0.001–500 mm/min(可調)。
夾具:氣動平行夾具(防止試樣滑脫),適用于不同厚度材料(如啞鈴型試樣)。
伸長計(彈性模量測試專用)
精度:標距內變形量測量誤差≤±1 μm(50 mm標距)。
環境控制
溫度:23±2℃(熱塑性塑料)、25±5℃(熱固性塑料)。
濕度:50±5% RH(需恒溫恒濕箱)。
四、試樣制備與要求
試樣類型
硬質材料(如PP、PC):用II型試樣(厚度4–10 mm)。
薄膜材料(厚度≤2 mm):用III型或IV型試樣。
啞鈴型試樣(I型、II型、III型):適用于板材、薄膜。
長條形試樣(IV型):寬度10–25 mm,標距≥50 mm。
特殊要求:
試樣尺寸
類型 厚度范圍 標距長度 寬度 I型 2–4 mm 50 mm 6 mm II型 4–10 mm 75 mm 10 mm III型 ≤2 mm 25 mm 6 mm 制備要點
表面無氣泡、裂紋、雜質。
每組試樣≥5個(藥典要求≥5個,橡膠材料取中位值)。
預處理:按標準在恒溫恒濕環境中放置4–16小時(根據厚度)。
五、測試步驟
設備校準
校準拉伸試驗機的載荷傳感器和伸長計。
檢查夾具磨損情況,確保夾持面平整。
試樣安裝
將試樣夾持于上下夾具中,確保縱軸與拉伸方向一致。
夾持力適中,避免試樣滑脫或夾口處斷裂。
參數設置
彈性模量測量:1–5 mm/min(ISO 527-2)。
拉伸強度測試:
硬質材料:1–5 mm/min(如PP、PC)。
軟質材料:50–500 mm/min(如PE、PVC)。
試驗速度:
標距設置:50 mm(常規),25 mm(薄膜)。
開始測試
預加載至試樣初始張力(約5%破壞載荷)。
勻速加載至試樣斷裂,記錄力值與伸長量。
若試樣在非標距區斷裂,需補測。
數據記錄
拉伸強度(MPa):最大力除以原始橫截面積。
彈性模量(MPa):應力-應變曲線線性段斜率。
斷裂伸長率(%):斷裂時標距增量與初始標距比值。
應力-應變曲線:自動繪制并保存。
關鍵參數:
六、數據處理與結果判定
計算公式
拉伸強度:
(:最大力,:原始橫截面積)
彈性模量:
(:彈性段應力差,:應變差)
結果判定
取5個試樣的算術平均值(塑料)或中位值(橡膠)。
數據有效性:剔除因夾持不當或試樣缺陷導致的異常值。
七、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
試樣斷裂位置
若試樣在夾具附近斷裂,需檢查夾具適配性或重新制樣。
環境控制
溫濕度波動會導致材料吸濕或熱脹冷縮,影響結果。
標準差異
不同標準(如GB/T 1040與ASTM D638)對試樣類型、速度要求有差異,需按適用標準執行。
設備維護
定期校準傳感器和夾具,避免設備老化導致數據偏差。
八、應用場景與案例
食品包裝
評估PE薄膜的拉伸強度(≥15 MPa)和斷裂伸長率(≥100%)。
醫藥包裝
按《中國藥典》4005要求,測試PVC/PVDC復合膜的拉伸性能,確保密封性。
工業包裝
對比不同厚度PP注塑件的彈性模量(如2 GPa vs. 2.5 GPa)
通過以上步驟和標準,企業可系統評估塑料包裝材料的力學性能,確保其滿足設計要求和市場法規。建議根據材料類型和用途選擇適用標準,并通過專業機構驗證測試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