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3日,歐盟委員會依據《能源相關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》(2009/125/EC 號指令),針對外部電源(EPS)、無線充電器、無線充電板、通用便攜式電池充電器及USB Type-C線纜制定全新生態設計要求,同時廢止2019年生效的(EU) 2019/1782號法規。新法規旨在通過技術標準升級推動能源節約與循環經濟發展。
作為歐盟“生態設計與能源標簽2022-2024工作計劃”中的重點產品領域,外部電源(EPS)此前因銷量龐大、環境影響顯著被納入優先管控。新法規在2019版基礎上完成全面技術審查,結合歐盟循環經濟行動計劃目標,進一步擴大管控范圍、強化能效標準,并首次將無線充電設備與USB Type-C線纜系統納入統一生態設計框架。
新版法規打破舊規對EPS“輸出功率低于250W”及“僅限特定家用辦公設備”的限制,將更多高功率家用、辦公場景EPS納入管控,同時明確獨立銷售的EPS需符合生態設計要求。針對行業關切的豁免場景,法規明確8類產品不受管控,包括不間斷電源、醫療設備專用EPS、交通工具(人員/貨物運輸)專用EPS、應急照明控制裝置等,既保障特殊領域需求,又避免管控過度。
能效提升是此次法規的核心亮點。基于技術審查結果,現有EPS在“有源模式效率”(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比值)及“10%低負載效率”上存在5個百分點的優化空間,法規因此新增“10%負載效率最低閾值”要求,同時對無線充電器、無線充電板增設待機功耗限制。據歐盟委員會測算,通過淘汰低能效產品,到2035年可實現每年節電0.7太瓦時,相當于約500萬戶家庭的年用電量。
為推動循環經濟,法規重點強化產品互操作性要求。一是推廣“通用充電器標識,要求符合互操作性的EPS粘貼該標識,告知消費者產品可適配多品牌、多代際終端設備;二是明確EPS輸出端口需標注最大支持功率,避免因參數不透明導致的適配問題;三是禁止EPS配備 硬接線Type-C線纜,防止線纜損壞后整個電源設備提前廢棄,延長產品使用壽命。此外,用于電信設備(如無線路由器)的互操作EPS還需具備浪涌防護功能,確保在雷擊等極端場景下的穩定性,進一步提升產品耐用性。
針對USB Type-C線纜這一關鍵連接部件,法規要求其必須符合2024年10月發布的《USB Type-C?線纜與連接器規范(Release 2.4)》,功率等級限定為60瓦或240瓦,且連接器需清晰標注最大支持功率,同時確保能量損耗控制在USB標準規定范圍內。這一要求與歐盟《2014/53/EU 號指令》(無線電設備法規)中“USB Type-C作為通用充電接口”的要求形成銜接,進一步推動充電接口與線纜的標準化。
在合規與市場監督層面,法規明確采用《2009/125/EC號指令》附錄IV(內部設計控制系統)或附錄 V(管理體系)作為合格評定程序,要求廠商提交的技術文檔需包含參數聲明值、產品信息、計算細節及等效型號列表,確保合規過程可追溯。成員國將依據法規附錄V開展市場監督核查,防范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。
考慮到行業轉型需求,法規設置了差異化過渡期:備件EPS(僅用于替換舊設備的非互操作EPS)可在法規適用后5年內沿用舊法規標準,但需在包裝及官網標注 “僅作為備件使用” 及適配的舊設備型號;輸出功率超100瓦的USB-PD端口EPS,可在法規適用后2年內沿用舊能效要求,為高功率產品技術升級預留時間;而在法規生效至適用的過渡期內,提前符合新法規要求的產品,將被視為自動符合舊法規,鼓勵廠商盡早布局合規生產。
根據法規安排,新法規將在《歐盟官方公報》發布后20天正式生效,生效3年后全面實施。歐盟委員會還將在法規生效5年內,基于技術進展審查其適用性,重點評估互操作性要求有效性、“通用充電器” 標識使用情況、能效限值合理性、資源效率(可維修性/可拆解性)等12項內容,必要時提出修訂提案,確保法規始終與技術發展和環保目標同步。


